7月12日至13日,伟德体育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深入定西安定区青岚山,实地调研“田园文旅与诗国际综合体”的产业全貌,开展该综合体的调查采访与数字化传播实践,通过观察学习助力乡村振兴。
序
一个现代国家不能只有城市
还乡不是退路而是进路

甘肃中部小城定西的山区里篝火融融,“让每一个游客在我们这里感受到诗和远方”是90后产业带头人邹佳俊的创业理想,他从乡村走进城市,又落叶归根般回到家乡,在青岚山的山头建成一座完整的产业园。
将西北中温带半干旱的黄土大山打造成人们心驰神往的诗意山景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上的青岚山乡,山高坡陡,生态恶化,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业生产经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1],历经近80年的党的政策扶持与当地人的实干付出才有了今天的绿色山头。怎样继承发展青岚山乡的乡村振兴方向是个难题。
既盖出来美丽的房子,又种出可以乘凉的树才能让青岚山乡走向更盎然的明天。为此邹佳俊给乡里策划出一份美丽的答卷,没有像其他创业者那样追逐速成的经济效益后很快地又暗淡离场,成就出长久的经济效益。

青岚山国际诗歌林·定西诗歌长廊
观察
体验园区的
住、食、玩、赏

“黄乃色中尊,宁作高坡土。逍遥天地外,阅尽世间苦。”以黄土为主题的西北风貌,养育最坚韧的人民,“半杯黄土,半杯诗”是邹佳俊的理想浓缩。在今天,黄土不是荒芜,更不是贫困,而是中国文脉的发源地,是产出无数杰出诗人的摇篮。
在黄土山里造出一片乐园确是冒险的决定,务实是每个理想主义者的最有力工具。自掏腰包的路面硬化和民宿酒店等全面的建设,游客能来到田园,也能留在田园。
星空房、山居房、房车营地,多种民宿酒店满足了年轻人对重返自然的期待。住宿条件是城市和农村相接的必经之地,旧农村的住宿条件不足是向往山园田居的人们最为忌惮的问题,不但要解决,而且要成为特色,通过住宿让游客和自然产生交互。智能家居管家的配套,没有光污染的天空,被桃花杏花环绕的loft,满心期待的房车游行,贴切自然之美的房型打消了游客的所有住宿顾虑。

桃花山居房
露营烧烤是最惬意食物办法,帐篷、椅子、火炉,一些贴近原始的设备让城市的千篇一律化为种种的不确定性。自主经营的食物让中产工作者瞬间松绑,这次我们也可以自己决定时间的安排,驻扎的地方,搭建自己的“避难所”把酒言欢。
窑见咖啡的设计既满足了年轻人对产品的追求,也让陇中文化得到了发扬。9.9元起步的精品咖啡是每个游客意象不到的价格,每个到达前的游客都觉得这里的咖啡应该30元起步,但30多元的饮品在这里已经是封顶。传统土砖窑洞无法做到室内高度让人舒心,灵机一动换成的红砖材料后,不仅仅让窑洞的挑高到了三米多,也成为打卡出片的靓丽背景,效果极佳。
可供成人儿童玩耍的秋千、蹦床和横穿住宿营地的水道、诗歌,让男女老少都有可玩之处。孩子玩的大人可以也做回儿童进去体验,大人欣赏的诗歌孩子也可以跟着学习到美的真谛。
从萌宠乐园到千亩杏林的特色种植,每一棵树的生态构建让这片山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乐园。矮脚马、小香猪、孔雀、鹿等动物让园区多添了几分生动,羊驼、山羊吃着路边杏子,一切都自然而然。遍山的杏树有三看,春天漫天的杏花、夏天随手可摘的杏子、秋天黄灿灿的杏叶,杏树横跨三个季节,季季有特色,让青岚山乡生态园区亮点不断。

萌宠乐园里的羊驼
冬季往往是同类旅游产业最大的敌人,邹佳俊的策略直击要害,在冬天开设滑雪场,填补了冬季淡季营收不足的问题,配套的住宿、烧烤、咖啡都可以再次被利用。青岚山田园综合体四季如春,人来人往不断。
学习
追问对话
青年才俊的七年付出

青岚山田园综合体的庞大工程背后必然有着巨大的付出,邹佳俊是如何一步步把黄土山诗化成“半杯黄土,半杯诗”的呢?
邹佳俊具备有青年才俊的气质,他的项目为什么好?总结下来,这个项目其实具有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项目的长效性就有了保障。

亲自制作咖啡的邹佳俊
伟德体育教授李胜利带领员工团队对邹总进行了详尽的对话采访。以下是对青岚山田园综合体收入流水部分的采访片段。
李胜利老师:我要问这个邹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以昨天(2025年7月12日)为例,咱们这个项目的流水如何?
邹佳俊:昨天我们游客也特别多,我们是主要现在这个乡村这个项目分为几个板块,一个是餐饮、住宿,还有我们的商业的这个业态。就包含我们窑见咖啡这个,我们这三个大的业态昨天总体营收应该是2万多,总体一天的现金收入在2万多。
李胜利老师:嗯,你们能记录到的游客大概有多少人?
邹佳俊:大概是200多人。
李胜利老师:对,这个窑见咖啡大概能卖出多少?
邹佳俊:我们昨天统计了一下,窑见咖啡昨天是销售了300多杯。
李胜利老师:对,300多杯,那当然还包括其他的一些饮品,嗯,好像这个咖啡也是走一个亲民路线,哎,是,我看那个价格单上是9块9起。从昨天这个流水情况,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人流的数量之多。昨天我们团队大概在你的吧台待了一个多小时,见证了这个人满为患的那种状态,我大概是6点到的吧台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在结账,有的人还在等。这个吧台也在说已经没法接待了,一些食材不够了。一些做法做出来已经不能保证质量了,已经开始谢绝顾客了。当然也一个劲的在说能够,如果吃一些简餐的话还能支持,但是点餐这个炒菜已经不行了。嗯,当然这就说明我们基本的这个营业状况是非常好的,是良好的,你的这个项目在这个流水这方面是成功的。当然现在下一步要做的是扩大生产,哈哈。
邹佳俊:一个是扩大生产,第二是提升我们的接待能力。这一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从窑见咖啡5号开业以来,那天我们就咖啡就也卖了300多杯,然后到昨天是一个星期,整整一个星期。然后我们一个星期的话咖啡卖了快2,000杯,就以咖啡卖2,000杯。所以就是由咖啡能够也是一个文化的一个方向的融合,带动了这个景区的一个消费。所以下一步就是需要提升我们景区的这个综合接待能力。这个是我们马上需要去解决的。

伟德体育李胜利老师(右)采访青岚山田园综合体产业带头人邹佳俊(左)
邹佳俊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所学专业是草学,加上家中以农业为生,故对农业一直有着特殊情感。从2018年来到这个山头把农业产业带到了这个乡村,在有了农业产业以后,逐步建立食品二产加工业,后在2022年将当地老百姓退耕还林,打造成了这个休闲旅游的区域,逐步实现绿色新质发展。

社会实践团队组长鲁思雨(右)采访邹佳俊窑(左)见咖啡馆整体建筑设计理念
在创业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尤其是眼前这样一个长效项目,邹佳俊常有质疑的时候,他这样解决这个难题:“当你决心要做这个事情,你就得要用另一种这种思路和想法去打破自己的质疑,然后在这条路上去不断地做出每个阶段的成绩。”
为什么要打造
田园文旅与诗国际综合体

青岚山乡田园综合体的特色隐在每一处景点,唯有文化加入,果实才能算得上丰美。定西特色文创产品的注入,陇中诗人的作品陈列在咖啡馆和诗歌长廊,定西锅庄舞队围绕篝火尽情舞蹈,定西管乐艺术团和当地乐队尽情表演等文化活动是该景区的灵魂。
城市生活的紧张感是迫使游客来到这里游玩放松的原因,精神上的放松惬意是所有人的心驰神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田园文旅的终极目标,为此青岚山田园综合体着力于“诗”的文化效益。

定西诗歌长廊中的诗歌亭
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体验。每年举办的杏花笔会、定西诗歌长廊和景区内随处可见的诗牌,不仅汇聚了陕甘地区的文人雅士,更推动了在地文化的持续发展。这种以文化为纽带、以田园为载体的发展模式,不仅让游客在自然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民俗活动的展示以及文化节庆的举办,青岚山乡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自然与人文连接起来,打造出一个兼具诗意与活力的国际性文旅综合体。

园区随处可见的诗牌
北斗星空营地的空地上,篝火在晚风中考验越烧越旺,橘红色的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笑脸。bevictor伟德官网乡村振兴青岚山特派队刚结束白天的乡村文化调研,便与闻讯而来的村民们自发围成圆圈。随着藏族民歌响起,师生与游客、村民手拉手、肩并肩,踏着明快的节奏跳起锅庄舞。起初还有些拘谨的人们,在定西锅庄舞队热情的带动下逐渐放开动作,脚步从生疏到熟练,笑容从腼腆到灿烂,营地内的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获得最原始最贴切当地民风的快乐如此简单。

四百余名参与者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锅庄舞
从诗与锅庄舞的民俗传承到产业带头人的资源整合,这片黄土高原上的“诗意田园”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助力青岚山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意味着助力乡村、国家、文化的综合发展。
青岚山乡的实践揭示的深层命题在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绝不能以乡村的式微为代价。那些奔赴青岚山的城市人,与其说是逃离,不如说是在寻找文明的另一半拼图;而乡村的振兴,也绝非简单的资源回流,而是为整个社会提供一种更平衡的发展范式。在此意义上,还乡从来不是被迫退守的退路,而是重构城乡关系、激活文明活力的进路——它让乡村成为孕育新思想、新产业、新认同的土壤,最终推动一个国家在城乡互哺中走向更完整的现代化。

伟德体育社会实践团队与产业带头人邹佳俊合影
(图/文:李胜利;审核:王祎敏)